當前位置 : 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政務公開 >> 政策宣傳 >> 財政動態

黃巖區財政以“三色”賦能勾勒綠色共富新畫卷

發布日期:2023-08-18 15:05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省財政廳

近年來,黃巖區財政局政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爭取三輪綠色轉化資金9億元,大力支持生態共富西部振興戰略,助力黃巖區先后獲評“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等。

擦亮生態底色 開展生態環境保護修復

系統推進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工作,奠定綠色發展生態基礎。安排資金5400萬元,支持推進江口輕化園區整治項目,清挖處置生活垃圾共6221噸,清挖固廢和污染土壤混合物5232噸,其中危廢處置45噸。截至目前,園區河道水質氨氮年均值下降80%以上,高錳酸鹽指數下降40%以上,總磷年均值下降55%以上,海門河水質能穩定達到地表水Ⅲ以上。累計安排資金1.59億元,保障江口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工程開展,支持建立地下水水質自動監測站,優化污水處理流程。實時監測園區部分醫藥化工區塊、電鍍區塊地下水,及時將超標地下水抽提至廠內污水處理站經預處理達標后,再輸入污水處理廠。截至目前,已建成5個地下水水質自動監測站,5個站點地下水水質均已達到地下水Ⅳ類標準,全區污水日處理能力達22.5萬噸/日。

提升發展成色 暢通生態價值轉化路徑

安排財政資金1500萬元,撬動地方財政和社會資金7800萬元,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多元轉化。細化種植補貼政策,對按標準化種植中藥材面積達20畝以上的經營主體,按品種給予差異化補貼。同時,為吸引優質企業入駐,對國內知名藥企直接或聯合本地經營主體在本區按藥企標準建立的中藥材基地,按種植補貼標準上浮20%予以補助。出臺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補貼政策,對新建中藥材生產基地面積20畝以上且經驗收合格的項目,按投資額予以最高不超過70%的補助。支持推進土地(山林)流轉,助力盤活拋荒地、坡耕地和林地等閑置土地資源,推動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截至目前,長潭庫區周圍8個鄉鎮、26個村均建成中藥材種植基地,環長潭湖“黃巖地產特色中藥材產業帶”基本形成,實現年產中藥材263噸、產業產值達5600萬元,累計為當地農民增加田租收入300余萬元、工資性收入1500余萬元。

做強共富特色 構建生態保護長效機制

落實《長潭水庫生態補償資金和生態建設補償資金管理辦法》,切實提高生態補償資金與生態建設補償資金效益。通過爭取上級補助、向收益地區收繳、原水費收入提取等途徑,每年籌措資金7000余萬元用于長潭水庫生態補償及建設。安排生態建設補償資金近3000萬元,用于保護基礎設施類、生態保護修復類、農業污染防治類等六大類生態建設補償項目。同時,設立普惠性考核激勵資金,每年安排800萬元,用于對保護范圍內鄉鎮或行政村(居)的考核激勵,將資源消耗、環境提升、生態效益、城鄉居民收入比等體現綠色轉化的指標納入考評體系,依據考核結果優化資金分配,激發西部鄉鎮對生態保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级国产高清在线观看-影视欧美综合中文-自拍少妇无码影视-久久国产中文欧美